從零開始自學日文|不死背不刷題,我如何在兩年內通過 JLPT N1

最後更新時間: 2025 年 09 月 04 日

自從我開始分享我考日檢的成績、或是(前)工作上和日本客戶的互動後,三不五時就有朋友來問我「是自學的嗎?」、「怎麼自學日文的?」。

每次我都會打一大串訊息熱切地想分享我的方法,但我都是想到什麼打什麼,文字未必有組織過,對方看起來未必好讀,每次都要打那麼長一串也是很花時間,我實在是很懶惰(喂),也怕我突然傳這麼長的訊息會嚇到朋友。

所以我其實很早就想把我的自學方法寫成一篇文章了(但很懶),剛好趁著最近語滴實驗室部落格的開張,就用這篇文和大家相見歡!

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讓大家知道:即使是像我這麼懶惰的人,只要對日文有愛,也願意每週花一點時間,任何人都能用心理負擔最小、看似緩慢但每一步都踏實的學習方式,在兩年內考過日檢 N1。

我的背景

記憶力極差的理工腦,有語言天份?

我是個很理工的人,高中二類組,大學是化工材料系,畢業之後的兩份工作也都在製造業。當初會選擇理工單純是因為記憶力太差,任何不能靠理解或聯想的東西我都背不起來,包含高中化學必考的沉澱表,高中三年我從來沒有背起來過,大學指考最後一大題 10 分直接送他:)

但同時,我卻是個常被認為很有語言天份的人。
聽起來或許很矛盾,但我發現語言其實不需要用背的!這個天賦需要仰賴正確的方法才能真正被發揮。

我三歲就被送去學英文,甚至國小四五年級一度被我爸抓去跟著高中生一起上車站附近的大補習班學高中英文。但傳統文法複雜到似乎什麼都只能用背的,我聽不懂,上課都在放空畫畫,要考試就跟我爸一起偷查字典(老師對不起),那種跟不上的心理壓力很大,真是惡夢⋯⋯

改變我英文學習方式的老師

直到國小六年級遇到改變我學英文方式的老師,我才知道原來語言也能透過「理解」和「大量接觸」來學習,就像數理一樣!複雜公式可以從基本公式推導不用背、多練習計算速度就會提升。

這個新發現讓我在英文的學習上突飛猛進。我發現只要掌握文法,即使單字看不懂也能拆解句子大概知道意思,在國高中時期閱讀了海量的英文小說讓自己保持語感,而這也大大影響多年後我學習日文的策略。

❗️ 學語言可以用「理解」的方式學習!

初次接觸日文的挫折

即使如此,在大學第一次學日文的我並沒有很順利。

大三運氣好有抽到初級日文1的選修課,但當時的我對日文並沒有特別愛,對我來說就是個學分而已,相比之下身邊同學們感覺早就都已經超過這堂初階課程的程度,只是為了拿到後面進階課程的資格而修課。

大四沒有再抽中後續的課程,我的日文程度也就停留在連五十音都背不熟、只會名詞句和形容詞句的程度,沒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 你對日文有愛嗎?你願意每天都撥一點時間給日文嗎?

從日劇開始的日文自學契機

直到開始第一份工作,才開始有了想學日文的念頭。

當時我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進到了藥廠擔任製程工程師,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最好的工作了,但我並不喜歡這個工作,即使每天準時下班也筋疲力盡,人生很空虛。

我偶然看起了當時很紅的日劇「如果三十歲還是處男 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整個愛上,重看了超多遍還找朋友一起來家裡看 XD

我突然萌生了「好想聽懂男主角在說什麼」的念頭,因為過去學英文的經驗我知道翻譯一定會和原文有落差,我想用作品最原始的語言去理解它。

就是這樣一個念頭,我開啟了我的日文自學之路,也為自己訂下了目標:要聽懂黑澤在說什麼。(超級荒謬)

❓ 你為什麼開始學日文呢?你想達成什麼目標?

這篇文章會完整分享我的自學流程、各階段用的方法與資源,還有兩年內考過 N1 的經驗,給想走同樣路的人參考。

我的日文自學之路

我從零開始考到 N1 的時間線

2021.06|重新開始自學
2022.03|開始準備 JLPT N3
2022.07|通過 JLPT N3
2022.12|通過 JLPT N2
2023.07|通過 JLPT N1

如何養成日文自學習慣

我在 2021 年 3 月底進到第一份工作,直到 6 月底才覺得我準備好足以在下班後學日文的力氣和心理狀態,於是買了第一套日文教材,開始每天跟著念,順便把五十音記熟,就這樣過了九個月。

當時並沒有把日文檢定當作目標,因為我不想把痛苦的生活中短暫脫離現實的活動變成另一個壓力,所以就算中間有一整個月的低潮連日文都不想碰,我每天都至少會看動漫讓自己持續有在接觸。

達成小小成就再慢慢提高目標

2022 年2月底二二八連假前一天,我在上班途中被車撞,小腿骨折,獲得了三個月的公傷假,也是這個契機讓我意識到我隨時都有可能會死,而我只想要過得快樂。所以我決定把日文學好,以及離開這個不適合的職場,即使當時我並不知道日文能帶我到什麼地方。

剛好我的第一套教材也差不多學完,我開始好奇我用自己的方式學程度會到哪裡。於是我到書局翻模擬試題,發現 N5、N4 的題目都輕而易舉!我開始思考好像可以試試看挑戰 N3。

踏上日檢準備的道路

我趁著公傷假不用上班的三個月,先學好文法的基礎架構,才開始讀 N3 的教科書,然後發現:有好多我從來沒學過的文法,我好像越級打怪了⋯⋯

幸好那陣子不用上班,也幸好 N3 的文法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動漫裡每幾句就會聽到,我在這三個月明顯感受到自己在看一些日常系動漫的時候,從只聽得懂2成,進步到能聽懂7成,非常有成就感,是我覺得在學日文的路上進步最快的一段時間!

2022 年7月我回去上班後三個月,我更加確定這個職場上沒有我想要的未來,就在9月底離職了,同時準備年底的 N2。

但這次我似乎沒有像準備 N3 那時有動力,精讀課本和看動漫日劇的時間比例大概是2:8,所以雖然通過了但成績也低了一點。

最後再花半年繼續用差不多的方式也把 N1 考過,只是這次精讀課本和看動漫日劇的時間比例大概是3:7。

可以發現我其實花在教科書上的時間相對來說少很多,一方面是真的很無聊,一方面是我認為無論是單字或文法,都需要大量輸入才會更精準地掌握他們的使用時機。

接下來就讓我來分享,在日文學習的不同階段,我具體上都做了些什麼!

我的日文自學方法

自學日文第一步:五十音

五十音就像中文的注音符號、英文的字母一樣,是日文組成的最基本元素。
不過跟注音和英文字母不同的是,日文的五十音有兩組!分別是讀音相同但長相不同的平仮名和片仮名,所以雖然是五十音,但總共要背 100 個字母!

仮名另一個和英文很像的地方,是他們的母音都是「 a e i o u 」,只是發音大不同(日語的發音分別是:ㄚ、ㄧ、ㄨ、ㄝ、ㄛ)之外,五十音基本上就是從這五個母音為基礎,再加上一個子音所產生的。

例如:第二行 か 行,就是由子音 k 加上 a、i、u、e、o 產生的 ka、ki、ku、ke、ko。

平仮名是左邊這張表,片仮名是右邊。

可以發現平假名的筆畫比較多弧形,而片假名比較是直線和僵硬的轉角。
平假名大多是用在和語字上(對於漢語和外來語的日本原本使用的固有辭彙),而片仮名大多是用在外來語上,但偶爾有例外,遇到的時候再記就好。

📢 五十音自學教材推薦: ちびむすドリル

推薦原因:

  • 為日本小朋友設計的日文初學教材,有清楚的筆畫順序可以照著寫,也能直接下載練習

即使是這麼不愛背東西的我也逃不掉的,看不懂會大大影響閱讀速度。所以在這階段能做的就是多看、多聽、多念、多寫,讓自己能記多少就記多少。

不過我認為不需要背熟五十音了才能往下,我自己是大概記得五成就開始下一步驟

因為字母單個單個背沒有記憶點,但當單字一組一組一起出現的時候,可以靠你記得的那個字母,去把整個單字的「形狀」記起來,你就可以回過頭來把本來一直忘記的那個字母也一起記住。

所以與其花很多時間默寫出整張五十音表,看到的時候可能還是記不住,我認為更有效的是在大概熟悉之後,直接開始看課文學「單詞」,跟著課文慢慢把你腦中的五十音補齊。

自學日文第二步:跟讀法培養語感,一次練到口說和聽力

在五十音大概會看之後,我從自己的聽力和口說開始練習,主要是因為我發現學英文到後期其實不太敢講,特別是當同學們的發音都很美式,自己額外花很多時間練習還要很有意識地咬字,還是擺脫不了從小養成的台式口音的時候。

發音是一但定型就很難改的習慣,因此在學日文的一開始,我就把重點放在發音上。希望自己不論學到什麼程度,都有敢開口的勇氣,能夠流利地說日文。

我的做法很簡單,就是選一套「有音檔」的入門教材,每週一課、每天跟念一遍(大約 30-40 分鐘)。

而且最好是不只有唸課文,最好連該課的單字、文法、例句、練習題全部都有音檔的教材,讓自己在最一開始盡可能多聽標準的發音該怎麼發,並且用 shadowing 的方式跟著唸,直到跟得上 CD 的速度,並且抑揚頓挫也都有放在正確的音節上。

📢 基礎日文書推薦:《日本語 GOGOGO》
日本語 GOGOGO

推薦原因:

  • 有課文,且課文優先於單字和文法解釋
  • 有音檔,且音檔是涵蓋整本課本

使用心得:

我自己的經驗是,這一套用日文自學第二步的跟讀法跟著唸完4冊(甚至練習帳只寫了前兩冊)就已經有 JLPT N4 的程度了。

在日文中常常有假名一樣,但重音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的單字。
例如:
もも:`momo(重音在前)是大腿,mo`mo(重音在後)才是桃子
はし:`hashi(重音在前)是筷子,ha`shi(重音在後)是橋

讓自己實際讀出來,更容易記住這些重音的正確位置,和日本人聊天的時候比較不會有因為發音不標準對方聽不懂的問題之外,這些培養起來的語感都能幫助你在未來學到新單字的時候,自然而然知道這個單字或句子的重音,應該會放在哪些音節上。

我直到後面準備日檢也都持續用這個方式在學習,因為隨著難度提高,音檔的速度會越來越快,甚至是如果有跟日本人真人對談的經驗會發現,他們實際上的語速更是快到即使考過 N1 都可能跟不上。

聽力和口說是相輔相成的,在 shadowing 的時候一定是要先「聽得出來」音檔說了什麼才有辦法「跟著複誦」,所以即使日檢不考口說,口說還是十分重要的。

自學日文第三步:日文文法基礎架構

無論是學任何語言,在閱讀比較長的句子時,都需要有拆解句子的能力,能夠知道句子裡誰是要表達的重點,誰只是這句話裡用來形容的點綴。

這裡指的文法架構包含:

1️⃣ 六大句型

日文六大句型就像是日文句子最基本的六種架構,在複雜的句子也都是從這六種句型去不斷疊加各種修飾詞彙進去產生的。

在碰到很長的句子時所做的第一步便是拆解,先找出他屬於六大句型中的哪一種,便能知道誰是句子的重點,誰只是修飾作用。

2️⃣ 助詞

助詞在中文裡比較沒有這樣的概念,而在英文裡有點類似「介係詞」,但在英文裡的「介係詞」所帶有的意義,我個人感覺比較像是「時間、方向的指向」,而在日文裡的「助詞」所帶有的意義則是代表「助詞前面加的東西在一個句子中的地位」,遠比「介係詞」所帶有的時間性、方向性來的深遠!

因此光是了解每個助詞所帶有的意義,有時就算看不懂單字或文法,也可以大概知道在表達什麼! CP 值很高!

對於和我一樣不太會背東西的人,了解這些基本文法的其中一大好處就是即使單字不會,有些句子光看助詞或動詞變化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相較於背單字真的很賺!

3️⃣ 動詞

動詞可以說是日文句子裡最最重要的一環了。光是從六大句型中有4個句型都和動詞有關就可以發現動詞站有多重要的角色。

動詞應該是初學日文時會遇上的第一個「開始覺得難」的坎,我自己的經驗裡有兩個容易卡住的點:

動詞變化

不同的動詞形(ます形、普通形、て形、命令形等),不只意義上不同,主幹的變化甚至不一樣!

例如:

ます形普通形て形命令形
行きます行く行って行け
食べます食べる食べて食べろ
「自動詞」與「他動詞」

簡單來說其實就像英文裡面的「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但在日文裡更複雜的是:有的動詞可能同時有「自動詞」和「他動詞」兩種形式,翻成中文雖然表達的是差不多的意思,在日文裡的意義卻不太相同。

學會什麼時候該用哪一種,將會是另一個重點。

例如:

動詞類型例句意義
開きます自動詞ドアが開きます。單純陳述「門開著」的事實
開けます他動詞ドアを開けます。強調「門是我開的」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的文法是從上述的動詞變化延伸而來,如果能清楚了解動詞的整體架構之後,再去學日檢課本裡的文法,會更了解為什麼這些文法裡的動詞是用て形/ます形/普通形,記憶上會更輕鬆!

這邊先簡單提到動詞學習上的重點,未來再針對這些變化的由來寫更詳細的文章~

我的文法基礎架構都是從下面這套書吸收而來:

📢 基本日文文法書推薦:《砍掉重練!日語無痛學習》、《砍掉重練!日語動詞完全升級》
《砍掉重練!日語無痛學習》(上)六大句型
《砍掉重練!日語無痛學習》(上)六大句型
《砍掉重練!日語無痛學習》(下)助詞
《砍掉重練!日語無痛學習》(下)助詞
《砍掉重練!日語動詞完全升級》
《砍掉重練!日語動詞完全升級》

推薦原因:

  • 有系統的說明文法架構,能先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待日文文法的全局
  • 分類系統簡單,不會太複雜或一大堆例外要記
  • 輕鬆地解釋日文從古至今的演變,讓人容易理解那些看似不規則的例外其實也是有他的一套邏輯

使用心得:

每次朋友問我,我一定會大力推薦的就是這套書,所有覺得文法學得零零落落的人,都很值得去看一看!

自學日文第四步:精讀課文,並搭配字卡記熟文法和單字

這是我在準備日檢的時期,或是我想要提升單字量的時候才會做的步驟,因為很花時間(累),但我認為是背單字最有效的方式。

📢 日檢自學書推薦:《TRY!日本語N1-N5達陣:從日檢文法展開全方位學習》
TRY!日本語N3達陣
TRY!日本語N3達陣
TRY!日本語N2達陣
TRY!日本語N2達陣
TRY!日本語N1達陣
TRY!日本語N1達陣

推薦原因:

  • 有課文:有「情境」很重要!!
  • 有音檔:等級越高語速會越快,練習複誦對聽力很有幫助

使用方式:

以每週一課的進度,先查完課本內所有不會的單字和文法,並寫到字卡上,日文一面、中文一面,每天在跟著 CD 唸完之後,我就會拿出我的字卡,第一週先看著日文回想中文,等到整疊字卡連續全對三天,再反過來看著中文回想日文是什麼,並且同樣持續到連續三天全對為止。

使用心得:

我是從準備 JLPT N2 時才發現這套書,真是相見恨晚!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應該會從開始準備 N3 的時候就開始使用這套書自學。

他的整體規劃和《日本語 GOGOGO》很像,都是課文在前,文法在後,而且很多習題。比較可惜的是《Try!》只有課文有音檔,但我只有買過 JLPT N2、N1 這兩本,不確定是整套都這樣還是只有比較高等級的課本才這樣。

這樣的做法雖然每次能背的單字量遠遠不及去買一本五千單的字表來背那麼快速,但⋯⋯你的背完整本五千單是真的背起來並且會用嗎?(如果是的話我真的非常崇拜跟羨慕⋯⋯)

我在準備日檢的時候也有因為單字量焦慮買過厚厚的字表,一樣每天跟著 CD 念,但結論是沒什麼用,而且很痛苦,戰勝不了記憶力太差的事實:)

不過即使是很會背書的人,我認為這樣精讀的做法同樣很重要。因為當你沒有「情境」而只是死背中文意思,可能會誤用而說出一句四不像的話。

例如,在讀教科書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有一些文法長得超級像,但單從中文解釋很難看出到底差在哪裡

  • 「〜と思います」、「〜はず」、「〜べき」中文全部都翻成「應該」,但實際上代表的是完全不同意義的「應該」。
  • 「〜ように」、「〜のように」、「〜ようとする」這三種文法都有「よう」但三個文法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這些都是我過去在讀 N3 時實際遇過的困難,如果有課文,可以從課文中初步了解他們可以被用在什麼句子裡。
如果還是不懂,我會去找 Youtube 上的解說影片,但可能看完沒幾天又忘了。
因此在下一個步驟裡,我會分享在精讀之外,更加熟悉他們各自的使用時機差異的方式。

如果你還是擔心自己單字量不足,讓我和你分享我在考 N1 的時候,第一大題的 10 題單字裡,有 7 題都用猜的:)
但我 N1 還是過了哈哈哈哈,因為我靠著文法和閱讀幾乎全對把分數補了回來,所以就算單字沒背完也沒關係的。

在日常生活的情境裡,老實說也不太用擔心單字量不足的問題。
因為在遇到不會講的單字時,轉個彎用我會的「其他單字」去「湊」出我想表達的意思就夠了!

再加上比手畫腳,日本人通常會知道我在講什麼,這時對方就會再用日文常用的說法再講一遍給我聽,因此不足的單字量不僅沒有造成我溝通上的困難,同時也讓我獲得學到母語者用法的機會!

自學日文第五步:讓日文成為日常

最後是我最喜歡的環節:大量、持續地看動漫!(或任何你喜歡的日文素材,日劇、電影、音樂、綜藝節目等)

這個步驟雖然我把它放在最後一步,但其實他貫穿了我從剛開始接觸日文一直到現在,也是我學日文的動力來源。

之所以會放在最後是因為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要為我們在前一個步驟裡學到的單字文法提供更多的「情境」。
「精讀」像是在蓋房子的鋼骨結構,而「大量輸入」則是在為這棟大樓灌水泥讓他變得更加堅不可摧。

📢 影音平台推薦:KKTV
KKTV logo

推薦原因:

  • 以亞洲的作品為主,因此超多動漫、日劇
  • 有中文、日文字幕可以選擇是否開啟,甚至也能開中日文雙字幕(日劇為主,動漫沒有這功能)
  • 翻譯品質佳

使用心得

高畫質、高翻譯品質,用過就回不去了 🙂‍↔️

除了有跟播中的動漫,也有其他已經完結的動漫可以看,很適合我這種喜歡一次追完整部的人。

在前一個步驟裡,我有提到幾個我過去容易搞不清楚「〜と思います」、「〜はず」、「〜べき」這三種「應該」。
但如果我能在動漫中找到他們的實際應用,對我來說就超級好懂。

以下拿《排球少年》來舉例!

「お前の学校強い!?」「強いと思うよ」

日向第一次在路邊遇到研磨的時候問研磨:你們學校強嗎?
研磨回答:我覺得應該蠻強的哦。

這裡表示的是研磨「個人主觀的判斷」,自己學校應該蠻強的。

「レフトにいたはずなのに…マークしてたはずなのに…なんで…なんでそこにいる!」

這是影山的自言自語:剛剛明明應該還在左側的、我剛剛明明一直盯著他⋯⋯為什麼他現在出現在右邊!

這邊表示的是他的「強烈推測」,覺得「理應如此

「重要なのは常に『次 自分にできる事 とすべき事』」

這是赤葦說過的話:重要的事要隨時思考,接下來「我能做什麼」和「我該做什麼」

這邊的「應該」帶有「義務或責任」的意思。

很明顯感受到這三個文法的不同吧!

未來再看到這個文法或單字,只要想起「阿!當初在《排球少年》裡誰說過的某句話裡有用到這個字」,就很容易記得他是什麼意思、他該怎麼用,自己也有辦法馬上造句。

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困難的就是需要

  • 「大量輸入」:畢竟在看之前根本不知道這次要看的這一集裡面會有哪些單字文法所以看的量一定要大,不過大量看動漫日劇、或大量聽日文歌,對本身就有興趣的人來說應該是享受吧哈哈哈!
  • 「刻意練習」:要強迫自己不能只看中文字幕的劇情進展,更要把耳朵打開,留意台詞說了什麼、他為什麼這麼用,如果聽不清楚我會一直重播直到我的嘴有辦法跟上他的速度覆誦,或是把我聽到的仮名去搜尋就會更清楚。

即使學日文對我來說已經是相對有興趣的事了,我也是會遇到倦怠期特別是在日檢的前兩週我都特別提不起勁 XD
這種時候我就不會再勉強自己讀書,不如就去看動漫、看綜藝節目,也是一種複習,過程中複習到的單字或文法說不定就這麼巧被考出來。

自學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Q:容易放棄怎麼辦? 

我的自學方法雖然不需要死背、也不需要瘋狂刷題,甚至大部分時間都在看動漫,看起來很輕鬆,但卻讓很多人卻步。

因為需要仰賴時間累積、沒辦法速成的方法,很容易在一個人對這個語言沒有愛的時候成為自學上最大的阻礙,因此

找到你有興趣的領域,把它當成你學習日文的教材

就是讓你在語言學習這場長跑比賽中堅持下去的動力。

我也曾經想要速成,懶的精讀、懶的用字卡背單字,只想靠單字本背單字,結果就是那陣子死背的什麼也沒留下。

一定會有遇到挫折想放棄的時候,不妨先停下腳步,回頭看看那些讓你開始學日文的契機,可能是動漫、日劇、甚至是偶像貼文,你會發現「哇!當初聽不懂的,現在幾乎都聽懂了」,不知不覺中已經累積了很多實力。

Q:學習成效不彰?

檢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只有輸入,沒有輸出。

大量的輸入很棒,但沒有輸出,在你遇到一個活生生的日本人和你對話時,或單純的在寫考題,會因為平常沒有在使用而一時想不到要用什麼字表達,這也是很多人(包含我)學了語言口說卻相對較弱的原因,因此盡量讓自己有能說、能寫的機會是最好的。

Q:教材選擇困難

我過去在準備日文檢定時因為擔心準備不足買過各種書,但我的結論是

文法書買一套就好,作為「準備範圍的設定」用

可以參考我前面推薦的用書,或是根據你自己的喜好。
其他覺得還需要補充的知識再上網查即可,網路上就有很多免費資源可以參考。

自學日文帶給我的收穫與影響

新的交友圈與文化連結

三年前我去熊本獨旅的時候,其中一站是到南阿蘇的一個叫高森的地方聖地巡禮。因為冬天非常冷,為了等巴士進到一間喫茶店,結果因為幫他們店把菜單翻譯成中文,意外和店家成為朋友,當時我的日文甚至講得破破爛爛的,菜單上也有很多看不懂用手機查的。

兩年後,想帶男朋友回去那個我最喜歡的小鎮,於是聯絡了店家,結果他們剛好正在試營運他們自己搭建的 share house,問我們要不要去住,很幸運地獲得了在我最喜歡的地方住上一晚的機會!

從工程師轉職日文專案經理的職涯轉變

我大學時在化材系的成績雖然還算不錯,但我對未來的想像是一片空白。雖然知道自己不想做研究,但不知道除了本科系的工作自己還能做什麼,所以糊裡糊塗進到第一份工作:藥廠的製程工程師。

我的工作是負責做製程放大的可行性評估、算參數、寫英文的技術文件。老實說我也做得不錯,主管很喜歡我,但我並不喜歡。這是一個很講求理論佐證的產業,任何一個參數的調整都需要有理論計算的支持,而這是我不擅長的。

離職後經歷了一整年的空窗期,我因為沒別的目標就乾脆把 N1 給考過了,沒想到某天因此得到一個專案經理的面試機會。

這是一個需要「理工背景」+「日文能力」的職缺,而我剛好就在那兩者的交集。

即使我在兩個領域都不是最頂尖的,但在這個交集上的人才並不好找,即使有,可能也不會想去製造業當專案經理吧(笑)

雖然這是一個非常累的工作,但對我來說是想離開製造業最好的跳板,同時又能用上我擅長也喜歡的語言能力,對當時的我來說這已經是最棒的機會了。

我在這裡遇到非常多貴人,不管是同事或客戶。
也因為我是少數會說日文的人,我有機會能帶日本客戶進產線介紹、能獨立負責日本客戶的案子,擔任產線和客戶之間的主要負責人、甚至有機會跟著公司一起赴日本參展。

這些機會都是因為當時一時興起學日文,所沒有想到的結果。
即使後來因為一些原因離職,在這份工作上的經驗對我來說也是非常寶貴。

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任何事

我是一個不太有自信的人,再加上很容易拖延,做了計劃也很少真的完全做到,因此在機會出現時自己先打了退堂鼓,只敢退而追求比較低的目標,怕目標訂太高會讓自己失望。

一開始自學的時候也是,只想著要聽懂日劇裡的話,根本沒妄想要考什麼檢定。

但在決定要參加日本語能力測驗時,我卻為自己都訂下了比較高的目標,而我也都很努力準備,最後也一一達成!

這一路以來累積的小小成就,到最後達成通過 N1 這個當初遙不可及的目標,為我逐漸累積自信。
我知道「只要我願意做一件事,我一定做得到」!

結語:學日文是一場長跑

語言的學習就是一場馬拉松,重點不是一天之內背多少單字,也不是考前刷了多少題本,而是你願不願意每天花個半小時也好,讓自己維持接觸日文的習慣。

記憶力這麼差的我都能學得好日文,我相信你也可以!

個人頭像照片
Fanny

一個喜歡語言和攝影的不務正業理工人。

文章: 1
訂閱
通知關於
guest

0 留言
回饋意見
查看所有留言
本文目錄